来源:爱锐网
12月26日,河南省正式发布“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《河南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》的通知”。其中,针对棕刚玉、耐火材料等相关产业,该项方案提出了有史以来最严苛的整改要求。
方案提出,到2020年年底,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23%以上,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5%以上,VOCs(挥发性有机物)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10%以上,工业绿色发展理念普遍落实,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,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全面实施,工业企业绿色化、智能化改造大幅提升,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。
河南棕刚玉、耐火材料等产业再迎生死考验
其中,针对棕刚玉、耐火材料等相关产业,《河南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》提出了明确要求:
(1)支持各省辖市、省直管县(市)大力推动焦炭、铸造、炭素、耐火材料、铁合金、棕刚玉等产业整合,加快集中集群集约发展;
(2)实施棕刚玉、陶瓷、耐火材料、砖瓦窑、铸造等高排放行业达标整治,对不能达到相关标准、改造升级无望的企业,依法依规实施停产限产、关停退出。
方案要求,加大过剩和落后产能压减力度。2020年年底前全省原则上禁止新建、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产能过剩产业项目,禁止新增化工园区。全省原则上禁止新建、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钢铁、电解铝、水泥、玻璃、传统煤化工(甲醇、合成氨)、焦化、铸造、铝用炭素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项目,禁止耐火材料、陶瓷等行业新建、扩建以煤炭为燃料的项目和企业。贯彻国家“散乱污”企业及集群整治标准,依法依规持续开展“散乱污”企业动态清零行动,采取关停取缔、整合搬迁、整改提升等方式开展分类整治。
方案还提出,实施工业企业煤炭减量替代。2020年年底前力争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下降15%左右。统筹煤炭消费减量短期和长期目标,重点压减焦炭、钢铁、有色、化工、建材等行业低效产能,大幅削减煤炭消费量。开展工业窑炉治理专项行动。2020年年底前基本取缔燃煤热风炉,基本淘汰热电联产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加热、烘干炉(窑);淘汰炉膛直径3米以下燃料类煤气发生炉。
更严厉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将再次启动!
12月28日上午,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发布会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长根介绍,从2019开始,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,再用一年时间完成第二轮督察“回头看”。
在第二轮督察中,将适当拓展督察范围,视情将有关部门和中央有关企业作为督察对象;将继续探索创新督察方法,加大卫星遥感、红外识别、无人机、大数据等技术应用;将紧盯督察整改落实,针对重点问题咬住不放,不彻底解决绝不松手。
此外,生态环境部将建立中央和省级督察两大体系,让省级督察成为中央督察的延伸和补充。
“督察就是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只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就不用担心,只要合法合规经营也不用担心。我们企业在环保方面不能固步自封,必须适应新的要求才能取得新发展。”刘长根说。
我国铝矾土市场出现部分断供现象
今年以来,受环保督查等因素影响,铝矾土生产就非常紧张,据耐材之窗报道,铝矾土部分产品已经出现断货的情况,进入12月份后,这一现象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,铝矾土等产品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。
此外,随着贵州雨季的到来,目前当地生矿的开采、运输都已经开始受到影响。目前从了解到的情况上看,贵州地区的75铝矾土生矿的价格在800-900元/吨,已经比上月继续上涨近30-50元。河南、山西等地区采购商蜂拥而至让贵州铝矾土生矿、价格都连创新高!2018年可谓是铝矾土价格波动、调整、变化之年。
自2017年环保新政实施以来,督查、巡查、回头看,污染物超低排放、绿色矿山等等一系列标准实施,导致了铝矾土、棕刚玉等产品相继出现了供应紧张的情况。原材料价格、人工成本在不断上涨,企业环保投入成本在持续增加,磨料磨具行业下游的需求却又低迷不振,企业面对着有史以来最严酷的生存环境与竞争压力。困局当前,磨料磨具行业又将何去何从呢?